COMPANY PROFILE
时间:2021/3/11 18:02:01 来源: 作者:
按照《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GB15930-2007》国家标准,消防3C防火阀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公差、驱动转矩、复位功能、温感器控制、手动控制、电动控制、绝缘性能、可靠性、耐腐蚀性、环境温度下的漏风量、耐火性能”等共计12个项目进行试验,河南双鑫防火阀厂家为您分别详细解说。
一、防火阀产品试验基本要求:
1、试件的结构、使用材料及零部件应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2、试验应在清洁的试件上进行,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更换零部件。
二、防火阀产品试验项目
1、外观
阀门的外观质量采用“目测及手触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验。
3、公差
阀门的线性尺寸公差采用钢卷尺进行测量。钢卷尺的准确度为±1mm。
4、驱动转矩
4.1、试验设备
弹簧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要求准确度为2.5级;钢卷尺或直尺,准确度为±1mm。
4.2、试验步骤
a、将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按使用状态固定后,卸去产生关闭力的重锤、弹簧、电机或气动件等。用测力计牵动叶片的主叶片轴,使其从全开状态到关闭状态,读出叶片关闭时主叶片轴上所需的最大拉力并测量出力臂,计算出最大转矩。转矩的计算公式为:M=F·h
式中:M——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F——拉力,单位为牛顿(N);
h——力臂,单位为米(m)。
b、测量并计算出重锤、弹簧、电机或气动件等实际施加于防火阀主叶片轴上的驱动转矩。驱动转矩按公式(M=F·h)计算。
c、计算防火阀主叶片轴的驱动转矩与所需转矩之比值。
5、复位功能
输入电控信号或手动操作阀门的复位机构,目测阀门的复位情况。
6、温感器控制
6.1、试验设备
带有加热器和搅拌器的水浴槽或油浴槽以及必要的测控仪表。测量水温的仪表的准确度为±0.5℃。测量油温的仪表的准确度为±2℃。
6.2、试验步骤
a、调控加热器将水浴槽中的水加热,同时打开搅拌器,当水温达到65℃±5℃并保持恒温时,将温感器感温元件端完全浸入水中5min,观察温感器的动作情况。
b、取出温感器,自然冷却至常温。调控加热器将水浴槽中的水继续加热,当水温达到73℃±0.5℃并保持恒温时,将温感器感温元件端完全浸入水中1mm,观察温感器的动作情况。
7、手动控制
7.1、试验设备
弹簧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测力计的准确度为2.5级。
7.2、试验步骤
7.2.1、使阀门处于全开或关闭状态,将测力计与手动操作的手柄、拉绳或按钮相连,通过测力计将力施加其上,使阀门关闭或开启。所测得的作用力即为手动关闭或开启操作力。
7.2.2、目测阀门手动操作是否方便、灵活,可靠。
8、电动控制
8.1、叶片位置输出信号
使阀门处于关闭或开启状态,接通执行机构中的复位电路,阀门应开启或关闭,用万用表测量阀门叶片所处位置的输出信号。
8.2、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
阀门执行机构中电控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采用准确度不低于0.5级、量程不大于实际测量值两倍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8.3、耐电压波动
8.3.1、试验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最大输出电压为30V。
8.3.2、试验步骤
8.3.2.1、使阀门处于全开或关闭状态,将直流稳压电源与执行机构中的电控电路相连,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值比阀门的额定工作电压值低15%,接通控制电路,阀门应动作关闭或开启。
8.3.2.2、断开控制电路,将阀门全开或关闭,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值比阀门的额定工作电压值高10%,接通控制电路,阀门应动作关闭或开启。
9、绝缘性能
阀门电器绝缘电阻按GB 4717-1993中5.8.3的规定进行测量,其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7-1993中5.8.4的规定。
10、可靠性:关闭可靠性
将防火阀打开,启动执行机构,便其关闭。如此反复操作共50次。
当防火阀同时具有几种不同控制方式时,应均衡分配50次操作次数。对于具有调节功能的防火阀应分别在最大、最小开启位置做试验,并均衡分配操作次数。
注:对于温感器控制方式,可根据温感器控制的工作原理进行模拟试验。
11、耐腐蚀性
11.1、试验设备:盐雾箱或盐雾室。
盐雾箱(室)内的材料不应影响盐雾的腐蚀性能;盐雾不能直接喷射在阀门上;箱(室)顶部的凝聚盐水液不得滴在阀门上;从四壁流下的盐水液不得重新使用。
盐雾箱(室)内应有空调设备,将盐雾箱(室)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5℃±2℃范围内,并保持相对湿度大于95%。
盐水溶液由化学纯氯化钠和蒸馏水组成,其质量浓度为(5±0.1)%,pH值控制在6.5~7.2之间。
应控制降雾量在1mL/(h·80cm2)~2mL/(h·80cm2)之间。
11.2、测量仪表的准确度
温度:±0.5℃;
湿度:±2%。
11.3、试验步骤
11.3.1、试验开始前,应用洗涤剂将阀门表面上所有油脂洗净。将阀门安装在盐雾箱(室)内。其开口向上,并使阀门各叶片的轴线与水平面均成15°~30°角。
11.3.2、试验时阀门呈开启状态,以24h为1周期,先连续喷雾8h,然后停16h,共试验5个周期。
11.3.3、喷雾时,盐雾箱(室)内保持温度35℃±2℃,相对湿度大于95%;停止喷雾时,不加热,关闭盐雾箱(室),自然冷却。
11.3.4、试验结束后,取出阀门,在室温下干燥24h后,对阀门进行开关试验。
12、环境温度下的漏风量
12.1、试验设备
12.1.1、基本设备:包括气体流量测量系统和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两部分。
12.1.2、气体流量测量系统
由连接管道、气体流量计和引风机系统组成。
a、连接管道:阀门通过连接管道与气体流量计相连。连接管道选用不小于1.5mm厚的钢板制造。对于矩形阀门,管道开口的宽度和高度与阀门的出口尺寸相对应,管道的长度为开口对角线的两倍,最长为2m。对于圆形阀门,管道开口的直径与阀门的出口尺寸相对应,管道的长度为开口直径的两倍,最长为2m。
b、气体流量计:宜采用标准孔板。孔板的加工、制作、安装均应符合GB/T 2624的规定。在测量管道的前端应装配气体流动调整器。
c、引风机系统:包括引风机、进气阀、调节阀,以及连接气体流量计与引风机的柔性管道。
12.1.3、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
阀门前、后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导出口应在连接管道侧面中心线上,距阀门的距离为管道长度的0.75倍。阀门前、后的静压差通过进气阀和调节阀调节控制。
12.2、测量仪表的准确度
温度:±2.5℃;
压力:±3Pa;
流量:±2.5%。
12.3、试验步骤
12.3.1、将阀门安装在测试系统的管道上,并处于关闭状态,其入口用不渗漏的板材密封。启动引风机,调整进气阀和调节阀,使阀门前后的气体静压差为300Pa±15Pa或1000Pa±15Pa。侍稳定60s后,测量并记录孔板两侧差压、孔板前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同时,测量并记录试验时的大气压力,按照GB/T 2624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状态下的气体流量。应1min测量一次,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该值为系统漏风量。如果系统漏风量大于25m3/h,应调整各连接处的密封,直到系统漏风量不大于25m3/h时为止。
12.3.2、拆去阀门入口处的密封板材,阀门仍处于关闭状态,调整进气阀和调节阀,使阀门前后的气体静压差仍保持在300Pa±15Pa或1000Pa±15Pa,待稳定60s后,测量并记录孔板两侧差压、孔板前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同时,测量并记录试验时的大气压力。按照GB/T 2624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状态下的气体流量。
注: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选用的气体静压差为300Pa±15Pa,排烟阀选用的气体静压差为1000Pa±15Pa。
12.3.3、环境温度下,阀门漏风量计算。
13、耐火性能
1、试验设备
1.1、基本设备
包括耐火试验炉、气阵流量测量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和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在试验炉与阀门之间有一段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制造的连接管道,其开口尺寸与阀门的进口尺寸相对应,长度大于0.3m。
1.2、耐火试验炉
耐火试验炉应达到GB/T 9978-1999中5.1规定的升温条件和5.2规定的压力条件。
1.3、气体流量测量系统:气体流量测量系统与7.12.1.2相同。
1.4、温度测量系统
炉内温度(试件向火面温度)采用丝径为0.75mm~1.00mm的热电偶测量。其热端伸出套管长度不少于25mm。热电偶的数量不得少于5个,其中1个设在阀门向火面的中心,其余4个分设在阀门四分之一面积的中心。测量点与阀门的距离在试验过程中应控制在50mm~150mm之内。管道内的烟气温度采用丝径为0.5mm的热电偶或同等准确度的其他仪表测量。测量点位于孔板后测量管道的中心线上,与孔板的距离为测量管道直径的二倍。
1.5、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与7.12.1.3相同。
2、测量仪表的准确度
温度:炉温15C,其他±2.5℃;
压力:±3Pa;
流量:±2.5%;
时间:±2s。
3、安装
试验时阀门应安装在试验炉的外侧,由前连接管道穿过垂直分隔构件与试验炉相连。
试验用分隔构件应与实际使用时相一致,当其不能确定时,可选用混凝土或砖结构,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制作分隔构件时,应进行常规养护及干燥处理。
4、受火条件:耐火试验时的气流方向应与阀门的实际气流方向一致。
5、试验步骤
5.1、将阀门安装在测试系统的管道上并使其处于开启状态。调节引风机系统,使气流以0.15m/s的速度通过阀门,并保持气流稳定。
注:0.15m/s的速度形成的气体测量为540m3/(m2·h)。
5.2试验炉点火。当阀门向火面平均温度达到50℃时为试验开始时间。控制向火面温升达到GB/T 9978-1999中5.1规定的升温条件。
5.3、记录阀门的关闭时间。当阀门关闭后,调节引风机系统,使其前后的气体静压差保持在300Pa±15Pa的范围内。
5.4、控制炉内压力达到GB/T 9978-1999中5.2规定的压力条件。
13.5.5、测量并记录孔板两侧差压、孔板前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时间间隔不大于2min。按照GB/T 2624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时刻的气体流量。
5.6、测量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大气压力。
5.7、耐火试验时阀门漏烟量的计算公式。
河南双鑫消防3C防火阀厂家,专业提供不同规格型号的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的生产订制;产品已分别通过国家消防3C认证质量检测,质量有保证,可以放心使用,欢迎来电恰谈,电话:0371-66202720。